大召寺門前鋪滿陽光,映著塞上老街古老輝煌,好吃好買都在這~
開始之前,先聽首歌吧!雖然這首歌是在講西藏,但是他真的好美歐!
一到廣場,就看到大大的成吉思汗雕像,
大召寺,又稱「伊克召」,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意為「大廟」,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大召寺居於明清時期呼和浩特地區「七大召」之首,因為寺內供奉一尊釋迦牟尼銀佛,故又稱「銀佛寺」。「銀佛映泉」是評選出的新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該寺歷史上又有「大乘法輪召」、「甘珠爾廟」、「帝廟」等多種名稱。因該寺由阿勒坦汗興建,有的蒙古文史籍也將其稱作「阿勒坦召」。
興建大召的同時,阿勒坦汗在大召旁邊興建了一座蒙古語稱「哈斯呼和浩特」的城市,明朝賜該城名為「歸化城」,歸化城就是如今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區。
大召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格魯派寺院,也是蒙古地區僅晚於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格魯派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區影響廣大。
大召也是蒙古地區的藏傳佛教大寺廟中,唯一沒有活佛的寺廟。
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召被工廠占用,1980年為落實宗教政策,大召又歸還僧眾並正式對外開放。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先後撥款200餘萬人民幣修繕大召,恢復了大召的原貌。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和十六日,以及農曆六月十五日,大召舉辦晾佛節。屆時喇嘛們將寺內收藏的一幅長7米、寬5米的邁達佛(未來佛)畫像抬出,掛在佛殿前面展晾,並且在佛像前舉辦法會,僧眾誦經祈禱,演奏佛樂,信眾來向佛像膜拜。
大召還有藏傳佛教特有的「送巴令」活動,在農曆正月和六月分別舉行一次。
「巴令」是災禍的替身,是用油麵捏成三棱狀身軀、頭頂骷髏的魔鬼形象。
「送巴令」時,喇嘛先誦經祈禱,隨後由兩人將巴令自佛殿抬至廣場上,再舉行打鬼舞蹈形式的跳恰活動。跳恰完成以後,將巴令抬出山門外,用火焚燒後,活動結束。
「送巴令」的喻意是將一年中的晦氣及災病送走,保佑信眾吉祥平安。這也是大召獨特的佛事活動。
大召占地面積大約3萬平方米,現存建築物4145平方米。沿著中軸線建有牌樓、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兩側有配殿、廂房等建築。
附屬建築有乃瓊廟、家廟、漢白玉吉祥八塔、玉佛殿、菩薩殿等等。寺院外還有環繞召廟的甬道以及東、西倉門。
大召除了大雄寶殿採用藏漢結合的寺廟建築形制之外,均為漢式寺廟建築形制。
大雄寶殿佛殿正中供奉著著名的銀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前的木柱上有一對金色巨龍,銀佛後方則畫著壁畫。
銀佛、龍雕、壁畫是大召的「三絕」,為明朝遺物。
銀佛是供奉在佛殿的釋迦牟尼銀像,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銀佛之一,佛像呈坐姿,高近3米,用1噸半純銀鑄造而成。
在釋迦摩尼銀佛前方的兩根通天柱上,盤踞著兩條金色的蟠龍,這兩條龍是用紙漿和泥製作,龍身是空心的,至今仍無一點裂痕,超級厲害的工藝。
佛殿內的牆壁上繪有用礦物顏料畫的壁畫,繪於南、北、東、西四面牆壁上。佛殿內供奉塑像很多,所以北壁、東壁、西壁的壁畫不能完整呈現出來。東西兩側壁畫的主要題材為十八羅漢,北壁壁畫則完全不可見。
因為大殿內禁止拍照,所以我們也就沒拍了,那個龍柱真的超厲害!完全沒有支撐,可以完好的立在那!
乃瓊廟是為白哈爾建的廟。白哈爾是西藏確立時間較晚的外來保護神,早期白哈爾在北木雅的神院,在巴達霍爾充當霍爾部落的保護神。後來白哈爾從巴達霍爾來到衛藏的桑耶寺,後來移至哲蚌寺附近的乃瓊寺。
「白哈爾」一名是其擔任桑耶寺的護法神後才開始使用。白哈爾在西藏被尊奉為等級很高的護法神,僅見於桑耶寺、哲蚌寺等大寺院中。在內蒙古地區,白哈爾除了在大召作為主要護法神供奉在乃瓊廟以外,在鄰近大召的席力圖召也曾建有乃瓊廟,位於該寺的長壽塔後面,現僅存遺址,內蒙古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也有乃瓊廟。
玉佛殿內供奉4.4米高的釋迦摩尼像,用整塊緬甸白玉雕成,身穿的袈裟上鑲有48000顆寶石,其中紅寶石41000顆,鑽石7000顆。菩薩殿內供奉銅鎏金的21尊度母像,還有高9.9米用青海柏木雕刻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
大召收藏的文物及藝術品非常豐富。大召的各類彩塑、金銅造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爾》、各種法器、面具等,也都非常珍貴。大召內的金佛、康熙帝賜予的八盞宮燈、孔雀開屏圖被譽為「大召三寶」。
大召山門的門額上,懸有一塊橫匾,上書「九邊第一泉」五個字,這是指大召山門前的玉泉井。
傳說,清朝康熙帝率軍西征,回北京時途經歸化城,在大召門前歇息。時逢酷暑,康熙帝手下人馬口渴難耐。康熙帝的御馬突然用蹄刨地,蹄落之處湧出一股清泉,此後該泉水長流不息,這便是「御馬刨泉」的傳說。
後來,人們在泉水之處修建井台,供人飲用。井水甘甜,如瓊漿玉液,便又有「玉泉」之稱。大召山門前也因玉泉井而繁榮。玉泉井水被譽為中國古代北方的遼東、薊州、大同、寧夏、甘肅、固原等九邊鎮的泉水之首。清朝山西文人王用禎用棉書題寫「九邊第一泉」,並刻成橫匾懸掛在大召的山門上。
如今呼和浩特舊城被稱為玉泉區,就是因為玉泉井而得名。
看完美麗的大召寺,我們要去逛塞上老街買買買啦!
→→→→→→→→→→→→→→→→→→→→→→→→→→→→→→→→→→→→→→→→→→→→
塞上老街就在大召寺旁邊,緊挨大召寺,是每一個來呼和浩特旅遊的遊客的必游之處。
每一個古城都會有一條明清仿古特色街一樣,塞上老街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濃厚的蒙古遊牧民族底蘊。對於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在塞上老街不僅可以體驗呼和浩特的“召城”文化,更是淘買各種古玩、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的最佳去處。
現在的塞上老街全長380米,是在原來的老街基礎上重新修建的。林立街邊的老屋,開設著一家家店鋪,有古玩、百貨、土產產、工藝品等等。
踏在古韻猶存的塞上老街,循著蒙古族風格的浮雕壁畫、穹廬屋頂、勒勒車轂,彷彿看到千年來遊牧民族與漢族間繁忙的集市貿易。
老街向人們講述著民族融合的輝煌歷程,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每一個古城都會有一條明清仿古特色街一樣,塞上老街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濃厚的蒙古遊牧民族底蘊。對於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在塞上老街不僅可以體驗呼和浩特的“召城”文化,更是淘買各種古玩、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的最佳去處。
現在的塞上老街全長380米,是在原來的老街基礎上重新修建的。林立街邊的老屋,開設著一家家店鋪,有古玩、百貨、土產產、工藝品等等。
踏在古韻猶存的塞上老街,循著蒙古族風格的浮雕壁畫、穹廬屋頂、勒勒車轂,彷彿看到千年來遊牧民族與漢族間繁忙的集市貿易。
老街向人們講述著民族融合的輝煌歷程,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來呼和皓特,絕對不能錯過大昭寺和塞上老街歐!
內蒙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